苗木技術
您的當前位置: 首頁 > > 苗木技術
如何提高秋季苗木移栽的成活率
發表時間:2020-01-04     閱讀次數:     字體:【

苗木移栽春季最適合,秋季次之。常綠樹種適合在春季移栽,而秋季移栽大多以耐寒樹種為宜,由于秋季氣溫逐步降低,蒸騰作用隨之削減,土壤中水分含量安穩,在土壤溫度尚高的情況下,耐寒樹種根系還能康復成長,所以成活率較高。

適合在秋季移栽的樹木

落葉樹種:毛白楊、國槐、黃櫨等;

常綠樹種:白皮松、雪松、油松、華山松等綠化苗木;

低矮灌木:大葉黃楊、小葉黃楊、紫葉小檗、金葉女貞等。

秋季移栽的最佳時間

秋季樹木移栽的時間不宜過早。最佳的移栽時間在11月初之后進行;對于一些落葉較早的樹木,如青桐、國槐、法桐等喬木,也可在10月下旬進行栽植。常綠針葉樹如油松、華山松、檜柏類等于10月中旬至11中旬栽植,成活率也可達100%;大葉黃楊、小葉黃楊、金葉女貞、紫葉小檗等低矮灌木于10月下旬至結凍前栽植,成活率可達98%。

移栽方法

1.裸根苗移栽

一般隨打坑、隨栽植,坑的大小以稍大于根幅為宜,并適當深栽,栽時應扶正苗木,踏實土,盡量先將表土填入坑中,栽后及時灌透水。

2.帶土球苗木的移栽

根據土球大小將坑打好,栽植時拆掉土球包裝物,樹枝捆綁的則要松綁,小心將苗木放入坑內,扶正苗木,使土球上部略低于坑上沿5~10 cm,將土壤填滿、踩實,及時澆水,要連續澆水2~3次,直至把土球澆透,以后視天氣情況每10~15 d澆水1次。如土球破損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栽植時可施一定量的生根粉或家畜糞便,促進生根,提高成活率。

3.容器袋苗的移栽

近年來,為了提高綠化造林成活率,對一些重要的苗木如油松、樟子松、側柏等,多采用營養袋播種技術,移栽時多采用營養缽,營養缽的規格大小不等;

較常用的有16 cm×16 cm、18 cm×18 cm、21 cm×21 cm、21 cm×26 cm、30 cm×30 cm等,株行距則根據營養缽的大小和實際需要來確定,可密植,也可稀植,一般采用30 cm×30 cm、40 cm×40 cm、50 cm×50 cm、60 cm×60 cm、80 cm×80 cm.按株行距打坑、裝缽、栽苗,在將土裝入缽內1/2處時,把營養袋撕開,用手掌將土球平挾住,保持土球不撒,輕輕放入缽內并挾正苗,將土填滿裝實,把營養缽放入坑內,使缽的上沿低于地面2~3 cm,再用土將營養缽四周充實,苗木栽好后,及時灌足水,1~2 d后復水1次。

越冬養護

1.秋季移栽澆水要足

很多樹木在冬季發生抽條的原因所在。所以,秋季栽植澆水至關重要,應該根據栽植時間的早晚來確定澆水次數。

■10月下旬栽植的樹木,應該澆三水,即栽植后馬上澆頭水,10天后澆二水,再過15天后澆三水。

■11月上中旬種植的樹木,最少澆兩水,即栽植后立即澆頭水,再過15天澆二水。

■12月初或是上凍前栽植的樹木,則只澆一水,即栽植后澆的頭水。

總之,澆水必須要澆足澆透,水寧大勿小。

2.及時施肥

秋季是樹木根系生長的二次高峰期,需要營養補充以達到生根需求。此時施肥,有兩個作用,一是可以有效提高地溫,利于噴發新根,二是能給新根提供充足的營養,利于春季發芽長枝。

3.防凍措施

秋季苗木移栽后,很快就要進入寒冬,為了防止新栽苗木凍傷、凍死,在移栽后要及時采取防凍措施:

(1)適當加深栽植,避免土層過薄根系受凍。秋季深栽利于新根的萌發。建議栽植深度應該高于樹木根莖部原土痕5-8厘米,翌年春季結合澆凍水,可將表土撥開,這樣做既利于樹木在冬季萌發新根,保證成活率,也利于樹木在春季抽生新芽。

(2)樹穴可覆蓋白色地膜,增加地溫。

(3)樹干纏保溫帶、草繩、白色地膜等,進行防寒。

 
上一篇:種樹也是技術活——關于種樹的小知識
下一篇:如何做好反季節苗木栽培?
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久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