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資訊
您的當前位置: 首頁 > > 新聞資訊
雄安綠化大量退苗 為苗木行業敲響警鐘
發表時間:2021-12-26     閱讀次數:     字體:【

雄安新區“千年秀林”的第一棵樹在9號地栽下,標志著雄安城市森林建設拉開大幕,新區建設邁出實質性第一步。9號地總面積約萬畝,涉及雄縣雄州工作鎮、容城縣平王鄉兩個鄉鎮8個村,屬于新區外圍環境建設部分,共分5個標段。


一些供苗商嚴格按照施工方要求,精挑細選,滿懷希望的將苗送到工地上,結果卻令他們倒吸一口冷氣:出現了大量的退貨。為此還引發了行業熱議,很多人認為是標準太高,不合行業實際,搞不懂什么是“雄安標準”。


原花卉報資深記者,現任北京棕科公司的首任CEO駱會欣陪同雄安新區園林部門的領導做苗木摸底調查,駱總一行五六天的行程,參觀無數家苗圃,幾乎沒有中央樹桿形的種植方式,找不到可以采購的樹木。經介紹得知,所謂的雄安標準,只為將來能夠生長成林。要求樹木有中央樹桿,不產生強接枝(側枝粗度超過主桿粗度的25%為強接枝),樹冠基本成金字塔形或修剪成基本形狀,樹冠只要有中央桿,稍有彎度也可以。


可嘆苗木培育的方式全部偏離,一味的追求截桿大樹冠苗,是不健康的培育方式,過多的強接枝和大樹冠,長高困難,抗風雪等自然災害能力降低,因不能達到森林苗的要求,造成雄安用苗采購難。


樹冠必須矯正,保留中心樹桿筆直。


管委會人員也談到,雄安標準要求被行業神話了,不是要求多么高,今年采購降低了標準要求,在很多粗放管理的懶漢苗圃,也有部分能達到要求。但大多數所謂“標準化”的苗圃內,幾乎沒有達到要求的標準。在苗木尤其是樹木嚴重產能過剩的當下,竟然很難采購適合的苗木,我們應該深度的反思,行業共同的認知未必就正確,因共同的錯誤,苗木出現供需關系的偏離。


雄安標準為行業敲響了警鐘,也將快速引領同仁糾正錯誤,培育目標向中央樹桿形發展,未來幾年的成功銷售,比的是培育該類型苗成品的速度,在五公分以下大多數樹木的品種,都可通過換頂或扶正中央樹桿的方式培養。


中央樹桿型的標準化苗圃


苗木經營者熟悉了解中央樹桿形苗木的培養技術,快速優化提升改造自己現有的苗圃,為經營管理的重點方式。不怕錯誤,就怕不知錯,不改錯,感悟行業的發展導向,創新思維,快速的行動,經過細致規范的管理,通過工匠精神的弘揚,順應發展的趨勢,是健康發展的捷徑所在。


駱會欣參加“雄安新區城市森林主要樹種專家研討會”時指出,雄安新區造林,對使用苗木提出了3個要求:鄉土樹種、苗圃苗和原冠苗。這3條,前2條好達到,但對于大多數苗圃而言,卡殼卡在了原冠苗上。按道理說,標準并不高,但遺憾的是,我們育苗方向與其需求不符,都是截干惹的禍。


實際上從2007年中國花卉報就呼吁使用原冠苗,而且將國際樹木學會關于行道樹培養的標準全文刊發出來,就是希望給業內一些啟發和借鑒。但肯聽者了了,他們認為理念太超前了,最重要的是現實中截干苗胸徑增長快、盈利能力更強,而且賣得也也不錯,全行業都在這么做。


2012年上海迪士尼項目啟動,美方設計師明確提出要原冠苗,不打一點折扣。由于設計樹種有600多種,數量雖不大但當時尋找原冠苗的動靜很大,建成后出色的效果讓業界折服。雖對業界有觸動并引發業內反思,但觸動不大,大部分人覺得迪士尼是個案,推行原冠苗還早呢!


緊接著杭州G20召開,當時的綠化同樣有提原冠苗的要求,但囿于執行難度有打折扣。


駱會欣說,雖然首先啟動的9號地才完成5000多畝,采購到的苗木也并不理想,但已經明顯感覺到其不同于一般綠化項目的高起點,高占位,這一點和當年上海建設迪士尼項目時的感覺特別像。


9號地明確提出來倡導原冠苗,這絕對是國際眼光,全球視野之舉,是把城市綠化拉回可持續發展的科學道路上來,會對行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,有助于扭轉之前整個行業大量應用截干苗的短視行為。


同時,新區造林所用苗木,從胸徑、高度、冠幅、土球尺寸等都有非常嚴格的標準,每棵樹苗在種植之前,都要測量、錄入實時數據,并上傳到雄安森林大數據系統。每棵樹都掛有二維碼的“銘牌”,這相當于它的專屬“身份證”,在苗圃選材時就錄入了苗源、樹種、規格、產地、種植地、種植單位、監理單位、生長狀況等等信息都會記錄在案。這不僅便于后期維護、管理以及科研數據收集,也防止了弄虛作假,“移花接木”和“倒苗”。


 
上一篇:庭院造景,還得看“樹”的氣場
下一篇:北方耐寒常綠造型樹-造型衛矛
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久久